学术交流732023.8(下)总第312期新会计制度下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研究任庆瑜莒南县审计局[摘要]文章立足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现状,顺应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围绕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这个重点,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目标,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增强财务内控意识、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加大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力度、加强财务内控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建议,供相关单位或人员参考借鉴。[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6-0073-03一、财务内控概述(一)财务内控内涵财务内控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简称。财务内控围绕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目标,针对财务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制度机制、设计运行规则、实施内部保障。财务内控的目的就是将财务管理的决策者、执行者及岗位人员,始终置于财务制度及相关体制机制的监督之下,及时发现、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漏报等问题,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维护财务制度控制的有效性[1]。(二)财务内控要点一是内部环境控制,要统筹考虑单位所有制性质、人员情况、资产情况、管理对象和议事规则等因素,了解摸清底数,夯实财务内控基础。二是风险管控,要针对财务管理所处金融环境、市场风险,以及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控制活动,针对经营体系、运作方式和反馈结果,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失控局面。四是信息与沟通,采取会计手段,利用数字化会计工具,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及传递内控信息,保持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五是内部监督,通过实施内控手段、借助内部审计机制和财务综合核算等手段,定期检查、分析财务预算编制的可行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确保实现财务内控目标。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实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目的是为深化会计核算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从预算编制开始,到集中支付、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及报表生成,实现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管控资金的支出进度、动态监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监督检查等核心流程,紧扣财务内控环节,规范业务操作规程。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将责权发生制引入财务内控制度中,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实施有效的资金利用管理制度,还为采取双分录及平行记账方式做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