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理学通讯2023年第6卷第1期朱悦悦1,2,桑志芹1*,陈瑜1,3,章莘尼1,4,朱晴菲1,5新冠感染疫情下单次网络团体辅导疗效因子质性新冠感染疫情下单次网络团体辅导疗效因子质性研究研究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下单次网络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方法:单次抗疫减压网络团体辅导结束后,对17位成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新冠疫情下该网络团体中重要的疗效因子为“人际学习”“利他相互性”“正向感受唤起”“情绪宣泄”“普遍性”;团体疗效因子在团体记忆承载点上发挥作用;调节条件“成员投入程度”“成员同质性及潜在关系”“带领者水平”在其间对团体效果起调节作用。结论:团体记忆承载点、疗效因子及调节条件在疫情下开展单次网络团体辅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网络团体辅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疗效因子;质性研究[心理学通讯,2023,6(1):9-16doi:10.12100/j.issn.2096-5494.223003]朱悦悦,202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心理系,目前在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专职心理咨询师。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南京2100232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滁州239000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京2111064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5武汉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武汉430072*通信作者:桑志芹zqsang@nju.edu.cn论著11前言前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的发生提示应尽早对公众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吴银侠,王美娟,2017;Limaetal.,2020;倪聪等,2022)。减压团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常被应用于危机下的心理干预(叶虹,张英萍,2012;倪春林,桑志芹,2011)。疫情防控下,为避免交叉感染,网络团体心理辅导“被迫”大规模使用,逐渐成为便捷、快速、安全、有效的心理工作模式。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人类各种体验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被欧文·亚隆称为“疗效因子”(欧文·亚隆,默林·莱兹克兹.,2010)。在团体干预有效性及疗效因子研究中,地面与网络团体的有效性已有研究证明(陈瑜等,2022;Huberetal.,2018;畅临亚等,2020),陈瑜等人(2021,2022)和倪聪等人(2022)也已证实在新冠疫情下网络团体的有效性,但目前对网络团体疗效因子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地面团体干预的疗效因子研究中,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治疗两者并未作完全区分。欧文·亚隆和默林·莱兹克兹(2010)较为全面地提出11个团体心理咨询的疗效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