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期[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5)01—0010-42014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因为这一年国内外部分纸媒停刊(包括元旦上海《新闻晚报》停刊)带来震动,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转型已不再是可以慢慢观察、讨论的议题。加之8月18日党中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升格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此同时,全国反腐高涨情形下传媒界的各种腐败引发关注与讨论。于是,2014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的新鲜话题主要集中于这两方面。一、媒体融合———年内学界的显性话题媒体融合作为显性话题年内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截止2014年12月13日,CNKI上以“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为关键词文章2146篇,而2013年为1314篇,2010年则为909篇。其中对纸媒的关注最多,其他依次为广电、门户网站、出版业,也有对微博式微的相关研究。讨论层次立体丰富,既有关注指导思想的,也有关注具体操作层面的;既有关注宏观体制变革的,也有关注个案成败的。有价值的思考以传媒人士和学者在微博、日报上的意见居多,以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言论相对滞后。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是2014年关于媒体融合的核心说法。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就“互联网思维”总结了4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①传统思维通过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换取利润,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杰则指出,互联网通过免费的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强调用户体验并以此积累用户数量,培育和建立用户行为的路径依赖,借助强大的数据技术最终实现流量变现,正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将全行业拆分重组并以节点方式存在、寻求新的盈利模式,是互联网思维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②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媒体和用户的关系上。未来的媒体,用户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通过传统广告,而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产生的黏性获利。在“互联网+传媒业”的时代,传统媒体要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个整体,而非单纯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或者“技术为王”。③这一年关于媒体融合的讨论中,相当多的文章围绕着“内容为王”展开。有学者发文《旗帜鲜明反对“内容为王”》,提出应该以“信息服务为王”。④另有学者针锋相对地发表文章,提出“内容的至上地位永难撼动”。⑤文章以澎湃新闻为例,论证其之所以能在众多新闻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