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期■当代传播2010年我国新闻传播界的新鲜话题频出,有关新媒体的讨论是这年学界突出的热点话题,诸如微博、物联网、网络水军和《侵权责任法》中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等。同时,新闻改革话题也随着新闻出版改革、三网融合的政策性推动而受到关注。年内,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典型报道的生产、公共事件的媒体角色等,也引发了一些讨论。本文对2010年九方面的新鲜话题进行回顾,并大致勾勒出一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理念的新收获。一、三网融合:从实践到理论1998年,国内首次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但在之后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三网融合”一直徘徊于雷声大、雨点小的试探时期。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7月1日,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有学者认为,按照国际惯例,在资本和经营力主导融合趋势下,三网融合的未来应是通信主导,广电在其中只是一个很小的经营盘子。然而考虑到中国的具体语境、行政力量和现实的制度需求等因素,中国式的三网融合最终是一种媒介思维主导的结构。①面对“三网融合”政策层面的实质性进展,在广电方面,有学者认为内容是广电行业的强势资源,网络整合则是其面临的挑战。打破台网互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宽带和话音业务等,是其应对之良策。同时,地方复杂的利益关系更考验着整合者的平衡技巧。②在电信方面,则有学者指出,电信在网络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广电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却直接关系到牌照、内容集成和内容播控等问题,如何进行利益的博弈和平衡,始终是摆在电信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挑战。③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引介欧洲视听媒体规制的变革经验,认为应该借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等独立监管机构的经验,在我国立法层面建立类似的机构,并提醒学界和业界在关注广电和工信部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