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ISSN1007-24382010年第1期,2010年2月PressCirclesISSN1007-2438No.12010.Apr.2010.本刊专稿2009年新闻传播学界的新鲜话题,只有小一半涉及对社会事件报道的分析,多一半讨论的是新闻传播中新出现的问题或整体性话题。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报业前景备受关注“报纸消亡论”本是老话题,由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报业面临的生存困境迅速来临,3月16日,上市报业公司股价下跌83%,第二天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改为网络版,接着是4月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纸质版停刊等等,因而报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再次成为这年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学界对报纸是否消亡的问题持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报纸不会消亡。有研究者认为,纸质媒介确实缺乏一些现代化的优势,然而它也具备了新媒体所不具备的长处。纸质写作是“一种个人化行为,来自灵魂深处,所要揭示的是个人的也是人类的历史、现实、思想”。①它置身的不是狭小的屏幕,而是历史、现实、未来三维时空;所追求的不是即时性的喧嚣,而是恒久、厚重,并把这些提供给它的受众。另一研究者认为,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从某家报纸改变发行、出版方式便推断出某种介质的信息载体已经过时,某个媒介时代已经结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未来,信息将通过移动终端传输,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报纸,都将只是新时代信息传输方式的一种。传递信息,只要接收者和发送者都乐于接受,选择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各种媒介的外在形式,都会有不同的人群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纸质媒体不会消亡,可能未来的总体发展中,使用率有所下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报纸会消亡,但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与网络技术、市场竞争,以及新闻网站的成熟程度有关。这位研究者认为,“报纸消亡首先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报纸在将来能否消亡不是哪个人一说就成为事实的,而是媒介发展不可逆转的规律,最终由历史实践来验证。”②而对目前的报纸而言,不应回避危机,也不应该消极“等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其措施可以包括,改变内容满足读者需要,走小报化道路以及推出免费报纸等。也有研究者指出报纸未来的两个可能面向,一种是:“依据现有的发展逻辑,未来报纸很可能成为网络媒体的纸质广告,就像大型超市发送的商品快讯一样。”③报纸的版面设计也将更强调秩序感和刺激性;另一种可能则是未来报纸成为比较小众化的精英读物,这也是报纸将来扬长避短的重要策略。二、杭州飚车案:从个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