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主讲教师:郑炳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3.1本章框架结构图大萧条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理论乘数的含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理论推导乘数的图解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各种乘数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平衡预算乘数节俭的悖论13.2重难点解读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大萧条1.大萧条的经济统计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不仅是一场经济灾难,而且是对古典经济学家的挑战。有关大萧条的基本事实如表13-1所示。表13-1大萧条的经济统计从表13-1可以看出,在“大萧条”期间,社会产出水平大幅度下降,失业率增加,经济陷入紧缩状态。2.大萧条广受关注的原因大萧条之所以受到经济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的关注,其原因在于:(1)大萧条极大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者永久地改变了政治世界和经济世界。(2)大萧条是世界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20世纪里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经济滑坡,而且全球经济活动衰退的原因和结果的性质仍旧被激烈地争论着。(3)人们普遍认为大萧条促使凯恩斯写作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不可能提前十年出版,对古典经济学的特别指控,以及对经济运作方式的谴责,都需要大衰退使之具体化。”(4)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事件还会再次发生吗?”(5)有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历,政府在所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导致了政府和私人部门关系发生根本而长期的变化。在宏观经济范围内,稳定政策的现代取向是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历中发展而来的。二、均衡产出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条件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决定模型的简化条件(假设)包括:假定价格完全不变。厂商愿意在既定价格水平出售任何数量的产出(曲线水平),其目的是重点分析总需求。研究当总供给曲线是水平时,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AS另外,假定投资恒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