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本章主要介绍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发展性是青少年群体的最大特点。社会工作者整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知识、方法,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各类专业服务,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青少年社会工作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成长不仅由其个人因素决定,更深受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多层面地开展工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一)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生理观点来定义,青少年指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即将具有生育能力的时期;从心理观点来定义,青少年是指心智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具有抽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且情绪较趋稳定者;按照社会学的观点,青少年开始于性成熟之时,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当青少年具有应付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社会认可时,就结束青少年期进入成人阶段。而社会标准是因文化不同而不同的;按照法律和行政的观点,各国对青少年年龄有着不同的规定。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男女为未成年人;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的年龄规定在25岁以下;共青团规定团员年龄为l4~28周岁;少先队队员的年龄为7~14岁。青少年是个体从不成熟转变至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连接着不成熟与成熟的两个自我,因此也是人生发展直线上的一个蜕变、转折、转型或转换期,这种转变或转折比人生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广泛和深入,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发展不利者,将阻碍以后人生各期心理社会危机的克服。青少年是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的概念,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同样具有多元和整合性特征。艾德沃特(Atwater)对青少年范围的描述,对我们理解青少年有较好的启发,见下表:发展层面青少年的开始青少年的结束生理春情发动生理与性达到成熟状态,如具生育能力情绪开始从父母处独立自主达到自我修正的个人认定状态,并且情绪独立认知与就业开始作逻辑思考,具有解决问题及作决定的技能能够逻辑思考与自主的作决定人际由父母转至同辈增加对同辈或成人的亲密度社会开始进入个人、家庭与工作角色中拥有成人的权利与责任教育进入中学中学或大学毕业宗教准备确认、受洗或接受成人礼在宗教社区中,获得成人地位年龄达到青少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