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题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教育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能运用计算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复杂数据。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能抓住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能解方程。2.与同伴合作讨论,明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运用方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2.通过与同伴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并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1.会用方程解决教育储蓄问题,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分析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引入有关概念1、你们了解教育储蓄吗?了解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的情况吗?2、提问了解与银行存款有关的用语:什么是本金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什么是利息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什么是本息和本息和=本金+利息什么叫期数存入的时间叫期数。如一年期、三年期等什么叫利率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利率什么叫利息率利息税: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叫利息税什么叫税后利息税后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去掉学生回答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家长对他们学习的重视2/4国家征收的利息税,余下的部分叫税后利息。3、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本金×(1+利率×期数)利息税=利息×税率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税率)=本金×利率×期数×(1-税率)二、巩固公式,加深认识1、某人将1000元按“教育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5%,一年到期的利息元,到期可得本息和元2、某人将1000元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25%,到期交利息税(扣存款所产生利息的5%税)元,可得利息元,可得本息和元。3、王老师买了5000元年利率为2.5%的3年期国库券,3年后他可得利息元,本息和元。提问:已知本金和利率,求利息以及本息和好求,那么已知本息和和利率,求本金又应该怎么求呢?三、解释疑问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的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2.7%).3年后能取5405元,他开始存入了多少元?分析:5405元是什么量?要求的是什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