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高校教学的内容.ppt
下载文档

ID:3274862

大小:124KB

页数:27页

格式:PPT

时间:2024-02-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教学 内容
第五讲 高校教学的内容(P59),一、教学内容与课程(P61),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等的总和。(有形无形;静态动态),高校教学内容具体化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组成,用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大课程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二、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组织的不同观点(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社会中心论 P62,三、课程的分类(P65),1.按课程内容的性质: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2.按课程设置的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按课程构建的侧重点放在主体还是客体:学科课程、经验课程。5.按课程规模大小:大、中、小、微型课程。,6.按课程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机能:理论型课程、实践型课程。7.按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学科课程-discipline curriculum 分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隐性课程(隐蔽课程、隐形课程、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第三类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通过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等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隐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潜在性、非预期性、不易觉察性、多样性。它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1)物质层面;(2)制度层面;(3)精神文化情境。通过这些情境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信念、意志、行为、知识等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课程类型)。,四、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P77),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强调通过课程实现“四育”的完整性目标,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主体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身体与心理的统一。,知识本位(20世纪60年代前),能力本位(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人本位(20世纪80年代后),2.强调加强基础 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美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3.重视个别差异,重视个性发展课程设置有弹性,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具体做法:选修课;校本课程。,4.课程内容上强调综合化 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将来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5.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 使学生感兴趣,易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课程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自然科学的教育。自然科学侧重于使人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是旨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素养、文学艺术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文明礼仪素养、政治理论素养、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素养。人文学科侧重于使人理解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帮助人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促进人性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7.重视文化内涵,8.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课程改革必然引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关注课程改革的走向。-The end,本讲关键词 教学内容 课程 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 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社会中心论核心课程校本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