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各抒己见[摘要]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由于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和经验,不能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以致“小道消息”、“谣言”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让高校在舆论面前处于被动地位。本文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主要表现类型及舆论特点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要采取四种舆论应对措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公布突发事件信息;借用媒体的公信力扼制传言;跟踪媒体报道,适时组织新闻发布。[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舆论应对自20世纪末期,高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教师和学生人数快速增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就读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是完全成熟时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规模扩张并伴随思潮泛滥,使高校不仅成为蕴藏各种思潮的温床,也成为高风险社会中的高风险组织。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不时在媒体出现并迅速传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高校的每一个突发事件,都有可能被传媒放大,成为社会焦点。因此,高校在突发事件的媒体及社会舆论面前该如何应对,如何占据舆论的主动权,处理好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表现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界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所谓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的事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突发事件传播速度快;2.大学生年青气盛、高度敏感,很容易发生过激行为;3.高校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一旦突发事件爆发,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社会杀伤力极大。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就业类事件比较突出。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而我国十几年来高校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造成就业困难,理想和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就会使大学生产生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从而作出报复社会的行动,发生校园突发事件。(2)高校群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