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陈云利(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43022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重点介绍了做好工作的有效多样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模式,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探索。【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咨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要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学业成功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重大,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关于心理健康工作,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提高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二是对有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心理不健康的正常人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咨询、通过他助和自助,从而缓解和治愈心理问题,获得健康心理,三是对有神经症或精神病等异常心理的人员,通过资深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我认为我们主要的是进行第一和第二个层面的工作,两个层面的工作同等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手段、多形式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促进学生干部全面成长一方面,各班级设置心理咨询联络员这一班干部职务,在辅导员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承担班级个体和团体心理信息的收集、汇报工作,是班级心理工作的可靠的主要的信息员;另一方面,成立学院心理工作中心,这一组织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力量,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指导,使得全院各班级的心理健康工作在规范、质量、效率、效果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咨询员和其他班干部、寝室长的作用,与辅导员紧密配合,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工作协调会,经常交换对学生的看法,做到信息互通,预防在先。培训是提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技能、促进学生干部全面成长、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学院要经常对辅导员、各班级心理咨询联络员、心理工作中心成员、班级寝室长等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及咨询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并鼓励他们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