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班卷套刷题—200题——全真模拟卷(二)主讲:顾萌粉笔教师教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A.量力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2.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思维处于专心状态,通过教师讲解或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晰的表象。该教学阶段是()。A.明了B.联想C.系统D.方法3.《芈月传》中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经常会出现文人儒士聚集在一起,切磋商讨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的情景。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官学衰微,私学兴起B.出现了私学的兴盛和百家争鸣的现象C.战国时期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D.显学对当时的影响最大4.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礼乐教育D.轻视科技教育5.《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其中蕴含的许多教育思想沿用至今,如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下列语句中,体现的不是循序渐进原则的是()。A.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D.不陵节而施之谓孙6.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A.特殊发展B.科学发展C.一般发展D.积极发展7.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名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的长短8.以下观点不属于内发论的是()。A.“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B.“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C.“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9.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A.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