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2011年攻读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11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答案请写答题纸上一、概念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公共组织结构:2.效率驱动模式:3.内部性:4.公共政策系统: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6.公共预算管理: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简述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2.简述公共治理理论的三种研究途径及研究重点。3.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4.简述我国第三部门的作用。5.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正面作用(成就)。6.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一般原则。三、论述题(每小题21分,共42分)1.试分析我国当前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途径。2.近年来,我国主要大中型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高房价不仅使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也给宏观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多次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调控效果均不理想。请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四、案例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010年10月10日,江西抚州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因拆迁自焚事件被免职,县长苏建国也被提请免去县长一职。轰动全国的“宜黄事件”,至此有了新的进展,书记、县长被双双去职。然而,这样的代价却是相当惨重的,一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方损害的政府的公信与形象。当地政府组织强干力量强制拆迁、强力阻扰上访户乘飞机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本质上是赤裸裸的践踏公民基本权利行为,是为了“土地一级开发”、“避忌恐慌”而实施的公共利益越权行为,这不仅藐视了宪法威信,还损害了政府形象、公意、国法。这种不顾从中央高层到社会各界,频频对一些地方政府赶在拆迁法出台之前拼命抢拆、强拆居民住房的恶劣行径,发出严厉的批评之声,仍一味在违宪方面进行有意“突破”的“宜黄事件”恰恰为我们反思强拆事件屡禁不止原因提供了最典型的实例。从当年的瓮安事件、陇南事件再到宜黄事件,都时刻警醒着我们,做任何决策、做任何执法,都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都要时刻用科学发展观来引导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条路,的确任重道远。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1.你怎么看待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5分)2.你怎么看待公共管理中的以人为本?(15分)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