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班卷套刷题—400题——全真模拟卷(四)主讲:顾萌粉笔教师教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论述了教学的四个阶段,即()。A.明了、联合、系统、想象B.明了、联想、系统、手段C.明了、联想、系统、方法D.清楚、明了、系统、方法2.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涵养道德B.开发“民智”C.发展人的个性D.造就“完全人格”3.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一个人如果学会了什么事情,要想使他记住,要想鼓励他前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他教给别人。”洛克的观点与下列哪句话相一致?()A.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原则5.以下属于墨家的教育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6.教师劳动的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特点。A.创造性B.长期性C.间接性D.示范性7.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故事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8.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A.成熟论B.性善论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9.人们常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人或者动物的某些行为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时期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行为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下列不能反映出该时期存在的例证的是()。A.鸟类的印刻效应B.巴甫洛夫狗摇铃实验C.刚出生的小羊不在妈妈身边,以后就不再合群D.狼孩语言学习困难10.二十世纪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A.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发展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1.“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A.《中庸》B.《论语》C.《礼记》D.《学记》12.()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13.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全民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