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书籍大全分享你好,我是逢原,你现在看到的这本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整理的。本人自学中医多年,耗时多年搜集珍藏了众多的中医资料,包括了目前已经出版的大多数中医书籍,以及丰富的视频教程,而这些中医资料,是博览群书,勤求古训之必备。如果有你也喜欢中医,需要一些学习中医的资料;或者是学习中医的路上碰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交流;或者碰到一些疾病的困扰,需要求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一、发邮件:fyzy999@qq.com二、加我QQ/微信:2049346637三、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逢原中医,经常有中医文章更新。四、关注我的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049346637不管哪种方式,看到你的信息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尽全力帮您!加微信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私人微信号:2049346637公众平台:逢原中医[GeneralInformation]书名=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作者=(北宋)朱肱著页数=207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9SS号=12457617DX号=000006819670url=http://book2.duxiu.com/bookDetail.jsp?dxNumber=000006819670&d=68C3582C9C8E64D1FF608250905AA2B3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伤寒百问序卷一第一问均是伤寒也,冬谓之伤寒,春谓之温病,夏谓之热病,何也?第二问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何以知太阳经受病?第三问伤寒二三日,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何以知阳明经受病?第四问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何以知少阳经受病?第五问伤寒四五日,腹满而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何以知太阴经受病?第六问伤寒五六日,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而恶寒,何以知少阴经受病?第七问伤寒六七日,烦满而囊缩,何以知厥阴经受病?第八问古人云:三日已前当汗,三日已后当下,何也?第九问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何也?第十问素问曰: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何故?伤寒反为热病。第十一问如何谓之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卷二第十二问伤寒与伤风何以别之?第十三问谓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何也?第十四问热病与中暑何以别之?第十五问难经云:温病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而取之,何也?(温痰谓之天行病,仲景无方,外台千金尚枢密等详。)第十六问有温病,有风温,有温毒,何以别之?第十七问有中湿,有风湿,有湿温,何以别之?第十八问痓病是伤寒所致,与伤寒相类,何以别之?第十九问脚气近伤寒,何以别之?第二十问伤食近伤寒,何以别之?第二十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