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经济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经济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产生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商品及商品二因素3.商品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4.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5.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6.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7.最本质因素(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8.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9.(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三)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11.(抽象劳动)价值12.(具体劳动)使用价值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1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四)商品的价值量14.含义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2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15.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6.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五)货币17.货币的起源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逐渐发展成(货币形式)的。18.货币的含义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9.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