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0.6分,共21分)1.【答案】A【考点】公共基础知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100年时间。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答案】B【考点】公共基础知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就其内容而言,来自客观世界。“移入人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但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正确。A项:庸俗唯物主义是指19世纪中叶产生、流行于德国,将唯物主义简单化粗俗化的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庸俗唯物主义在当时所以能流行,因它主张无神论,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它的主要错误是否认意识的特殊性,混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反对辩证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