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教师教育2020年河南省教育学理论精讲4主讲:青柠查岗啦~梳理总结宾塞科学备生活裴爱心理重劳动实验数据没啦陈鹤琴活教育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01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0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目录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4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身高、体重、骨骼、肌肉认知、情感、个性社会经验和文化一、个体身心发展概念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从...到...先...后....顺序不可跨越方向不可逆123表现启示常考例子(一)顺序性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不同矛盾,面临不同发展任务中学...小学...123表现启示常考例子(二)阶段性•少年期(11、12—14、15岁)“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速度有快有慢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123表现启示常考例子(三)不平衡性身身互补身心互补123表现启示常考例子(四)互补性123表现启示常考例子(五)个别差异性(六)整体性(七)稳定性与可变性认知与非认知、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稳定:身心顺序、过程大体相同可变:不同环境,同一年龄儿童身心有差异顺序性:从…到…阶段性:每一阶段的不同特点、任务关系:顺序性是由阶段构成的,整体与部分1.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2.小学教学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则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易混淆区分——顺序性vs阶段性不平衡性:阶段...速度阶段性:阶段...特点、任务1.儿童身心发展由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维果斯基认为小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中学学生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易混淆区分——不平衡性vs阶段性06不平衡性:个体内个别差异性性:个体间1.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2.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体现了身心发展()规律。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易混淆区分——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1.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