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本节课是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个课时的内容,为综合探索的单元课。本课有三个学习内容,:观察描绘(画古建筑),制作体验(泥做小亭子),想象创作(画故事画),三个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1.观察与描绘,让学生通过对家乡某处古建筑作有意图的考察,继而进行线描描绘。其目的通过写生或记忆画古建筑,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建筑物的了解与猜想。为后面两个活动的实施做好铺垫。2.制作体验。就地取材(泥、石、木等)制作一幢仿古建筑物,并有所创意。其目的通过体验陶泥捻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是一次摸拟建筑师工匠的学习活动,获得传承的意义。3.画故事画。在对古建筑较了解的前提下,将古建筑的有关故事用想象画形式创作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的悠思。因此《家乡古建筑》课目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每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由于本课涵盖的知识面很广,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不能任意拓展,根据教参建议,只需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作一般性的了解和把握。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画画古建筑。我所带的五年一班的学生由于所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学生的课外知识欠缺,美术基础和技能操作更是严重参差不齐,基于这些因素,要让学生对古建筑有一定认识,除了从书本网络上获取信息外,还要求学生必须走出室外去考察,通过亲身观察来认识、了解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同时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在线描造型的技能训练上,学生平常接触有限基础太差,若是要求用线描方法准确描绘外型无疑难度太大,因此也只能降低学习要求,重点去体验线描画的基本方法,尝试着用流畅的笔触表现疏密关系,形成初步的造型方法观。根据教学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1、参观考察身边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2、线画古建筑局部,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难点是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二、说教法和学法由于集中外出考察调查不是件容易的事,且用一节课时间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古建筑时间太紧,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在本节课中,我从课改理念出发,设计出课前参观考察以及收集身边古建筑资料、课中完成一个古建筑局部的作业要求。以课堂教师引导、作业对比、示范绘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