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BA学生编号学生姓名授课教师辅导学科数学所属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沪教版课题名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课时进度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如下重点难点如下§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学习目标1、类比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2、掌握并运用这一判定定理解决有关问题。学习重点熟练判定定理2。学习难点了解判定定理2的证题方法与思路,并能灵活应用定理。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如图,△ABC中,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BC,则∽,判定依据是。2、依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A=∠D=80°,∠B=60°,∠E=40°;2)∠A=50°,∠B=100°,∠E=100°,∠F=30°;3、如图,在Rt△ABC中,∠ACB=90°,作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几对?并写出证明过程。二、探究活动1、如图:在与中,已知,能否判定与相似吗?思路点拨:抓住已学判定方法,着手研究证明方法。ABCED_C_1_B_1_A_1_C_B_A2、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3、例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1,OB=1.5,OC=3,OD=2求证:△OAD∽△OBC方法点拨:强化对问题的分析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相似的三角形?如果有,请用符号表示出来。4、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的点,且求证:△ACD∽△ABC思路点拨:善于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_C_1_B_1_A_1_C_B_A_O_D_C_B_AABCD三、自我测验1、在△ABC和△DEF中,∠A=∠D,当它们的边满足时,△ABC∽△DEF。2、在△ABC和△DEF中,若,则当∠=∠时△ABC∽△DEF。3、下列条件能判定△ABC∽△A′B′C′的有1)∠A=45°,AB=12,AC=15,∠A′=45°,A′B′=16,A′C′=202)∠A=47°,AB=1.5,AC=2,∠B′=47°,A′B′=2.8,B′C′=2.14、已知,如图,在△ABC和△AED中,,。求证:△ABC∽△AED课课精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边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C、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D、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如图,在△ABC中,P为AB上的一点,在下列条件中:①∠ACP=∠B;②∠APC=∠ACB;③AC2=AP•AB;④AB•CP=AP•CB,能满足△APC∽△ACB的条件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下列条件能判定△ABC∽△A/B/C/的有()1)∠A=450,AB=12,A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