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中国纤检2023年2月有论Thesis生产指导型标准,指国家按照国内现有的生产工艺水平,依据生产管理需要与加工工艺参数等因素制定的产品标准。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我国很多纺织标准属于生产指导型标准。有些纺织企业认为一些纺织产品标准很难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不实用,因此不再重视与执行,而是在贸易双方签订贸易合同时,依据纺织产品用途专门制定相应要求。以织物断裂强力的考核为例,GB/T406—2018《棉本色布》[1]、GB/T5325—2009《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2]、FZ/T13012—2014《普梳涤棉混纺本色布》[3]等标准中的断裂强力考核,没有规定断裂强力的具体数据,需要查找多种参数计算得出,但是现在有些参数无处可查,最终导致了合格评定缺陷。本文以棉本色布为例,分析生产指导型标准的缺陷,证明应用贸易型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生产指导型标准中织物断裂强力考核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本色布标准织物断裂强力计算为例,总结了生产指导型标准中织物断裂强力考核存在的问题。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公式(1)式中:Q——织物断裂强力,N;P0——单根纱线一等品断裂强度,cN/tex;N——织物中纱线标准密度,根/10cm;K——织物中纱线强力利用系数;Tt——纱线线密度,tex。以上计算的小数不计,取整数。1.1新织物组织没有数据可依织物组织是断裂强力计算公式中确定织物纱线强力利用系数的依据,生产指导型标准中给出了常用的多种组织特克斯的强力利用系数,如平布、纱府绸、线府绸、哔叽、斜纹、华达呢、卡其与直贡等。但随着织造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织物组织涌现出来,如缎条、大提花、小提花等,而现行生产指导型标准中没有这些织物组织,因此无法查找织物中纱线强力利用系数,织物断裂强力也就无法考核,形成棉本色布合格评定的缺陷。1.2单根纱线一等品断裂强度数据无法查找新型纱线品种不断增加,但生产指导型标准更新周期长,修订速度严重滞后于产品开发的速度,体现在有些品种已批量生产,但产品标准却没有制定出来,进而使得单根纱线一等品断裂强度的数据无处可查,织物断裂强力考核就无法确定。1.2.1捻度差异影响断裂强力随着多种新型用途纱线的开发,同一线密度但不同捻度的纱线被设计出来。捻度是与纱线强力、织物外观、织物风格等因素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参数,捻度的不同设计,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织物风格,由此也出现了弱捻纱、从棉本色布断裂强力考核谈生产指导型标准的缺陷文/陈海民吴炜胡宏艳王学利田金家摘要:生产指导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