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社会职业大调查》(第一课时)学校: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姓名:刘流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社会职业大调查》是北师大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活动15的内容。学生通过调查、体验父母以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各种职业,去感受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崇高,进而学会尊敬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也为自己以后的职业梦想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传导的“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从身边的爸爸妈妈开始,通过调查和采访,去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职业。(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但对社会职业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而“职业”这个抽象的概念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需要一些生动而直观的了解和体验活动。二、教学设计思路为了能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调查”这个主题,首先在导入环节嵌入一个《幸福是什么》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既能吸引孩子们关注“劳动创造幸福”这个道理,三个青年长达十年的职业探索本身就是一次“社会职业大调查”,而一个问题“三个青年从事了哪些职业呢?”直接导入了本课的主题,学生们自然会想“我要创造自己的幸福需要从事什么职业呢?”教师顺势而导,要进行社会职业的大调查才能知道。而调查的内容、时间和方法就是首先要确定的内容。紧接着引导学生学会从父母开始调查:可以是去父母工作的现场参观访问,也可以进行职业访谈。学生调查采访结束以后(是预习的任务),在班上分享调查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父母的职业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直观而参与感足的自由演讲活动更能引导学生深入职业调查这个话题。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生通过听故事、调查体验父母的各种职业,感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学生学会通过搜集资料、调查采访、实践体验、交流探讨去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经验。(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学生通过听故事、调查体验父母的各种职业,学会去感受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崇高。(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生通过听故事、调查体验父母的各种职业,学会尊敬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养成勤劳简朴、学会奉献的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调查采访父母的职业,了解他们的职业名称和内容,感受他们工作的不平凡(二)教学难点:了解父母职业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