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我的创意纸灯笼》(第一课时)学校:深圳市向西小学姓名:黄嘉嘉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活动12的第一课时,属于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本课以传统文化灯笼作为情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灯笼制作方法,经历学习制作及创意制作的过程,感受劳动成果的喜悦,体会民间技艺之美。(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安全意识,而且在之前已有系鞋带、编绳、打绳结等经验基础,所以预设学生从较容易掌握的折纸灯笼制作入手,而环保灯笼步骤较多、缠绕较繁琐,需要学生更加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专心操作,必要时,也需要同伴互助一起制作。另外在中国结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渗透中华文化之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经历制作灯笼的过程,感受劳动乐趣,体会劳动成就感,从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强化应用自我评价总结分享2(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观察作品,探究制作步骤,总结制作方法,培养观察、探究能力。(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灯笼的过程中,感受民间技艺的魅力,传承文化。(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生通过学习,将不同的材料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创造中,加强劳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创新的劳动精神。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灯笼的制作步骤。(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折纸灯笼、环保灯笼的精细步骤,感受创造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五、教学策略(一)课前准备准备材料与课前调查(二)课上教学1.课前导入欣赏灯笼图片,分享相关文化知识。2.劳动过程:学习折纸灯笼→环保灯笼。3.制作过程:自主创作4.劳动评价作品欣赏及开展多元评价,分享学习收获。六、课时分配第一课时,40分钟七、教学过程(一)讲解说明。(1)教室准备4人一小组,教师统一保管剪刀,一组一个;教师准备授课ppt。(2)学生准备1.材料准备每位同学准备一组材料(如图),建议选环保材料,教师强调剪刀、打火机、珠针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