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从英雄到笑柄———袁绍历史形象再评价把梦阳【摘要】作为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袁绍谋诛宦官、谋立新君等政治作为,并未是要颠覆东汉正统,而应是对固有政治体制的重建。但在传世史传中,“悖逆”“昏聩”始终是打在袁绍身上的固定标签。事实上,根据对汉末史料的再次梳理,不难看出,袁绍作为“悖逆”之臣的罪名实际并不成立,而其负面的历史形象也是因为其作为胜利者曹操的反衬对象,因而被后世史家有意塑造的结果。【关键词】袁绍政治文化历史形象历史书写作为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人物,袁绍在汉晋以来的史料记载中,一直是以昏庸无能的庸碌之辈,但却又觊觎汉室的谋逆者的负面形象出现。这一形象经过《三国演义》的文学化塑造,得以持续的强化。特别是与其主要竞争对手———雄才大略且统一北方的曹操相比,袁绍的昏庸、野心、妒忌等负面品质更是成为曹操的“参照对象”①。不过,联系东汉末年的思想动态与政治局面,并对史料细节加以勾稽,则不难发现,早在灵帝后期,袁绍就已经是崭露头角且能够主导政局的政坛新星;关东起兵后,袁绍也一直是汉末群雄之中的佼佼者。这样一位在汉魏之际有着重要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其本来面目似乎并不应是传世史料中所展现的那般负面。其实,就这一问题,已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认识,如方诗铭认为袁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英雄人物”②;王永平亦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多习惯以成败论英雄,从而忽视了袁绍的历史地位”。③学者们虽然没有言及袁绍的历史形象是否存在着被重新书写的可能,但都不否认袁绍在汉末时代本来应具有的政治地位,并且已经谈到袁绍历史地位的下沉,是与其最终失败的命运相连,而并不能以之概括其政治生涯的全部。因此,根据以上学者所提供的启发,笔者认为,对于袁绍的历史地位应当做一个重新估量,同时对其历史形象的形成,也应重新考论。在后文中,笔者将通过东汉中后期政治、思想传统以及史料构建两个角度来论述这两个问题。一、出身名门:袁绍政治理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西汉以来,随着董仲舒主导的公羊经学成为帝国统治者所主导的最高意识形态,其“大一统”、“正名分”的思想内涵,亦即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上升为一种普遍被接受的政治准则。所以,明君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