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史·153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左传·哀公七年》《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禹合(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意思是,大禹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手执玉、帛(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等礼品参加朝会的方国诸侯有许多。这里的“万国”是许多的意思,不是实指。这就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涂山之会”。这次大会是大禹挟制服长期为害的大洪水和继尧、舜之后彻底征服三苗的盖世之功,会集四周方国诸侯结盟、树威立信的大会,是诸侯臣禹的标志。故此会之后,禹子启在方国诸侯们的拥戴下推翻了传统的禅让制,建立了王位世袭制的夏王朝。可以说,“涂山之会”催生了夏王朝,促使中华文明由初期文明跨入王朝时代的文明。正如《史记·外戚世家》所言,“夏之兴也以涂山”,意即夏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涂山之会。所以,“涂山之会”对于夏王朝的建立、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关于此会的地望,历史上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予以分析。从四个方面分析大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地望李修松/文《·江淮文史·154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文献记载及传说遗迹洪兴祖补注《楚辞·天问》篇引苏鹗《苏氏演义》原文:“涂山有四:一者会稽;二者渝州;三者濠州;四者《文字音义》云:‘嵞山,古国名,夏禹娶之,今宣州当涂县也。’”嵞,即涂。就是说,涂山的地望有四种说法。先分析会稽涂山说:会稽在浙江绍兴。《说文解字·山部》解释“嵞,会稽山也”。《越绝书·记地传》卷八说:“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认为涂山就是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是禹娶妻的地方。《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也主张此说。按:大禹治水的范围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今浙江绍兴一带,禹更不会老远跑到今绍兴娶妻。本人曾在《涂山汇考》一文中考证说明,涂山会稽说是春秋末,居于淮泗一带的徐国被吴所灭后,徐夷中的一支向东逃,投吴国之敌越国境内,即今绍兴一带,从而将祖先涂山氏的传说附会当地之山而形成的。再分析渝州涂山说:又称巴郡江州说,渝州即今重庆。江州即重庆原江北县,今重庆渝北区。《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水经注·江水》也说,这里“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按:大禹治水的范围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今重庆一带,本人《涂山汇考》也考证,渝州涂山说也是徐夷西迁至此后,将其祖先涂山氏的传说附会当地之山而形成的。关于濠州涂山说:认为涂山即今蚌埠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