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移动类《跑:障碍跑和游戏》教学设计学校: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执教老师:贾琳一、设计理念:以实践行为体现课标理念,追求“常态性、有效率、有生成、有待完善的”课的平实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学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信任的、开放的障碍跑教学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的精神。二、教材分析:障碍跑是小学三年级移动类“跑”单元教材内容之一,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着重通过体验过2-3个“人障”学习,感受过“人障”活动时的紧张、兴奋和挑战的乐趣,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意志力、耐挫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和躲闪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三、学情分析:有利因素:三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对跑的练习总是乐此不疲。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况,努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体现出学生主人翁学习意识。不利因素: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满足,对新技术动作学习带来一定的阻力。因此,教学时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障碍跑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教学过程:1.热身运动——课堂常规,明确要求→热身小游戏→热身活动→热身操。2.快乐体验——练一练,找一找过障碍的感觉→学一学,设置不同的“人障”,分别体验2-3种过障碍的方法→组合练习,分别体验连续过2-3种不同的障碍→素质小游戏。3.身心放松——放松整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跑动中掌握合理的、适合自己绕、跳、钻的过障碍方法教学难点:灵巧、协调、安全过障碍六、教学特色:1.场地器材生活化。充分利用一片足球场,通过常规四列横队散点队形面的变化,减少调动队形的时间。将生活中常用的隔热垫派上用场,体现一物效用,一物多用,一物妙用,且经济适用,简便易行。2.动作口诀儿童化,互动语言适龄化。整堂课的教学语言努力贴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互动性语言调控课堂,激发兴趣,及时评价。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动作口诀,使小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3.教学方法创新化。本课最大的特色是利用“人体”设置障碍,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变化身体练习中,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