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编辑:E-mail:xxxcc6033@163.com3434家庭农场创新永远在路上尹岩“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走进吉林省春新生态家庭农场,碧瓦青砖建成的仿古城墙,田间作业道路两侧鲜花怒放、果树成排,多种高低不同的植物遍布田间地头,画面感宛如歌曲《声声慢》里开头唱得那样优美。春新生态家庭农场位于吉林省昌邑区孤店子镇红卫村,是一家集稻渔综合种养、农产品开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型经营主体。“农场一直致力于拓展综合种养的品种和规模,把稻田养蟹、养虾、养鱼、养龟、养蛙等都融入进来,探索建立全系列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增收新模式,让稻田生‘金’。现在农场又用上了生物防控技术。”农场主张春新笑盈盈地说。“试水试水”成功成功张春新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勤于学习,特别善于捕捉政策信息。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他都认真研究,获知信息后,他总会抢抓政策机遇、扩大规模。春新生态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起步初期就搭上了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快车”。张春新深信可持续、多元化是农场发展的不二法则,2015年起着手改变农场传统种植水稻的结构,下鱼苗、盘蟹苗,大刀阔斧地开展稻田养蟹和稻田养鱼的综合种养模式。回想10年前创办农场时的情景,张春新感慨良多。万事开头难,一开始闹了不少笑话。“第一年养螃蟹,一到雨天,大道上跑的都是我的螃蟹。当时因为防逃网设置不规范,倾斜度不够,螃蟹围栏里面有一些杂草和树枝,螃蟹就顺着跑出去了。”张春新说,“农药是螃蟹最大的‘克星’,一丁点儿农药就能让一——记吉林省春新生态家庭农场张春新—记吉林省春新生态家庭农场张春新倪东衍35家庭农场池螃蟹‘全军覆没’。所以并不指望鱼和螃蟹本身能卖多少钱,而是希望这些小生物作证,让消费者看到,农场的水稻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那一年秋天,出逃的螃蟹成了农场的“活广告”,消费者纷纷下单订购,农场的70多亩稻田收获了7万多斤稻米,还额外收获了两千多斤鱼和蟹,比上一年相比新增了200万元的订单。“一块田既能收获水稻、大米,又收获鱼、蟹和其他的水产。鱼在田里活动的过程中会把水搅浑,增加水的温度;把粪便排到水里,肥水肥田;还能把稻叶、稻杆上的虫子撞到水里作为它们的饵料,消灭害虫。蟹还比鱼多一项吃掉草根、草芽和草籽的功能。”张春新说。第一年“试水”成功后,张春新又积极联合当地的水产、农业部门,以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蟹田大米为主、衍生产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