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06030创新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构建高度融合校企合作共同体———以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为例丁宇宁*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余338015摘要:在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背景下,突显冶金特色专业内涵建设,按照“一个模式,三方获益,六个对接”原则,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改革工作,构建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形成建立体现冶金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通过校企联合教研室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优秀的校企互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并推广应用到各个专业教学中,形成示范效应,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校企联合教研室;校企导师;教学能力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最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应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面向市场、面向实践的教育,鼓励职业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也联合下发了《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文件要求各职业学校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江西样板[1]。学校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冶金类高职学校,要实现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挥冶金特色和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形成“学徒共招、师资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育人机制。该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2]。从合作企业方面来看,企业面临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亟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一线岗位人才[3]。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招生即招工”定单式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能对学徒学习期间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动态跟踪考察,能全方位对学徒的工匠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进评价,培养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人才,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二、深化校企合作策略分析与路径(一)学校依据专业特色选择适合企业合作学校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上要慎重遴选合作企业,学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办学特色及发展规划等因素,遴选符合自身优势条件的合作企业。经过前期实践探索,学校认为遴选校企合作企业要选择社会认可度高、规模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原因如下:大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