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历史一、单选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1.商人笃信天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德”字既不常见,也无“心”符。周人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德”字加入了“心”符,成为一个被周人反复提到的突出概念。这反映了A.天命观念逐渐淡化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C.周人不再崇拜鬼神D.德的观念更趋理性2.如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是基于汉代A.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B.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C.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D.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3.自唐朝以来,一批占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者崛起形成“富民阶层”。但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伴随国家赋税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富民阶层”的形成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成为基层治理的倚重力量D.表明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4.如图为某一时期农业分布图。据此可知,该时期A.饮食结构根本改变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C.土地兼并渐趋缓和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5.明万历时期(1573-1620年),传教土罗明坚、金尼阔等携带“西书七干部”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B.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6.1876年后,清政府逐步改变了对海外华侨的歧视,开始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商”和“华侨绅商”;1893年,又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华侨取得与国内臣民基本平等的地位。这A.表明了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密切D.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7.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胡适等人提出了“好人政府主义论”,主张由保持中立立场的无党派“好人”组建“好人政府”,通过改良努力建立一个宪政的、公开的政府。这说明当时A.无产阶级革命具备发动的客观条件B.政治改良思想成为社会潮流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新文化运动促使民主政治热情高涨D.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性8.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