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9月)月考历史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王旭东在《先秦史研究》中写道:“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商品经济导致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B.商品经济导致西方越过血缘政治C.地理环境产生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D.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性文明的形成,D项正确;西方奴隶制国家产生原因多元,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A.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B.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C.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D.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材料“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可知原始农耕的发展,供养了不同专业技艺的人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文明出现了,说明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文明起源,B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人类文明的分散与联系的状况,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武力扩张对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无法得出帝国统治对文明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B项。3.下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第2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B.区域涵盖世界各大洲C.发展程度受制于地理因素D.独立发展且自成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