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河南安阳的商朝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经考古鉴定,其原料有来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据此可知()A.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B.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D.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主要城市位于中原,商朝的慕葬里面发现了新疆的玉器,说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区域间存在交流往来,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这些玉器所具备的文化特征,而且这些玉器并非出土于周边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一体性,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佛、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表明当时统治者()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朝统治者认为孝悌有利于天下治理,农业是国家之本,三老是民众之师,所以完善户籍制度,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加强对基层的教化和治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基层的教化,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发展以及儒学独尊,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3.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楷书追求形体方正,而行书和草书是追求快速书写的结果,大量使用了连笔。这些均与秦汉时期篆书的瘦长、隶书的扁平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B.士人群体不断壮大C.学术氛围较为宽松D.新书写载体的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第2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追求形体方正、快速书写、连笔等特点,这与秦汉时期的篆书、隶书的特点形成鲜明对照,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术得到改进,纸张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这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