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中版)第1页(共3页)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参考答案1.C(“说明科学越来越依赖人文”错误,是为了说明“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2.A(B项,“要求人们的关注点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曲解文意,是要求人们尤其需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C项,“只要……就”错误,过于绝对。D项,“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错误,原文表达的是不同学科可能只是学术术语不同,但在观念上有共通之处,可以跨越学科,并不是说“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5.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②视科学为万能,看不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6.C(“反映了当时小杨村人艰难的生存状况”属于过度解读。)7.C(A项,把脸上的笑容比作“欢悦的浪花”是比喻,不是通感。B项,此处是“幸福”的“抱怨”,体现的是幸福考上大学之后的喜悦,没有“不安”。在记忆中没有对幸福“脸上泛着红晕”的描写。D项,幸福遭遇人生的种种打击,当时有些自暴自弃,不能算是“不为人知的恶劣一面”。)8.①打破常规的叙述方式,有利于形成小说的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回忆中穿插回忆,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以有限的篇幅展现更丰富的内容;③回忆与现实交织,表现幸福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9.①少年时代,农业社的热火年月给了幸福学习的机会,他勤奋上进,初展才华,腼腆而自信;②青年时期,幸福搞科研被批评,推荐上大学被替换,他自暴自弃,消沉而轻狂;③恢复高考后,幸福终于考上了大学,他重拾自我,变得谦和且阳光。(每点2分,必须包含心灵轨迹和个性特点)10.BDE[他寄居在街上(请他做工)的屋主家里,拿所得工钱抵付与之相当的房租和伙食费用,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付给主人。]11.B(“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的“人”指“他人”,不是避讳的用法。)12.C(“依靠他人”错误,从原文“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中可以看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