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插本考试生态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分子生物学方法运用于生态学研究,产生了A.细胞生态学B.分子生态学C.生理生态学D.化学生态学2.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是A.建设动物园B.建设植物园C.建设水族馆D.建设自然保护区3.适应较稳定环境的物种一般分布在A.斑块的边缘部分B.斑块的中心部分C.廊道的边缘部分D.廊道的中心部分4.高等级层次上的生态过程往往是A.大尺度B.小尺度C.高频率D.快速度5.源于岩石风化,终于水中沉积的循环是A.氮循环B.硫循环C.碳循环D.磷循环6.下列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7.下列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认识,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代表贫困B.低碳经济应从现在做起C.低碳经济成本较高D.低碳经济与个人无关8.森林采伐迹地剩余的带状树木属于A.干扰廊道B.人工廊道C.环境资源廊道D.残余廊道9.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社会间接调控的是A.气候因子的调控B.群落结构的调控C.金融系统的调控D.系统投入产出的调控1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构成。下列属于驱动力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密度C.人均能源消费量D.植被指数11.日本樱花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其制约因子是2A.节律变温B.有效积温C.平均气温D.持续高温12.根据种群指数增长模型rttoNNe,种群数量加倍的时间值为A.2B.ln2rC.2rD.2r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随动调控的是A.野生稻具有冗余叶片B.蜜蜂建成六角型的蜂巢C.编蝠依靠超声波捕捉飞行中的昆虫D.生物具有固定的生长发育顺序14.一般情况下,廊道中不会出现A.濒危种B.边缘种C.外来种D.一般科15.在近代生态学思想萌芽期,林奈认为自然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其代表作是A.《森林树木的演替》B.《地质学原理》C.《自然的经济体系》D.《塞尔波恩的自然史》16.20世纪50年代导致日本九州水俣镇发生水俣事件的是A.镉污染B.砷污染C.铅污染D.汞污染17.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A.《气候变化公约》B.《人类环境宣言》C.《我们共同的未来》D.《21世纪行动议程》18.英国科学家J.Lovelock提出的关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化学组成受地球表面生命总体调控的假说是A.大爆炸假说B.大陆漂移假说C.GAIA假说D.外太空生命物质迁入假说19.以种子越冬的生活型是A.一年生植物B.隐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