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精选1000题真题分类·物理中考物理交流QQ群:545173744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分点练第1章声现象1.A【解析】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以提前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土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故选A.2.A【解析】“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A正确;“鱼洗”发出的嗡嗡声是由“鱼洗”振动产生的,B错误;“鱼洗”发出的声音主要靠空气传入人耳,C错误;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但不会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D错误.故选A.3.振动空气【解析】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4.D【解析】“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选D.5.A【解析】歌声响彻校园,“响”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6.C【解析】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同学们闭上眼睛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选C.7.振动音调音色【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三弦时,弦振动产生声音;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人们能通过声音的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8.A【解析】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巨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潜水员听不见,A正确,B、C、D错误.故选A.9.D10.B【解析】M、N在不同质量编钟的相同位置,而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质量有关;而P、M在相同质量编钟的不同位置,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也与位置有关,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因此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并非只与其质量有关,A错误;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题干可知,N处的音调低于M处的音调,M处的音调低于P处的音调,所以P处的频率高于N处的频率,B正确;音调与振幅无关,C错误;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等有关,我们无法判断敲M和N处的响度,D错误.故选B.11.A【解析】图示是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选A.12.D【解析】玻璃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声音的响度,不能减弱噪声;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D.13.D【解析】利用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都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这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选D.14.B15.D【解析】声音是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