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运用。2.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教学过程】难点的突破方法(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还可以补充④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2)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其前提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相似,不满足前提条件,不能应用相应的性质。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32,它们的面积之比不一定是94,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3)在应用性质2“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时,要注意有相似比求面积必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必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如: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3∶5,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4)讲完性质后,可先安排一组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巩固,然后再讲例题。例题的意图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补充的一个例题,它紧扣性质,是性质的简单运用,但要注意它是逆用性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来进行运算的。例2是教材P53的例6,它是通过求相似的过程中,求出相似比,再综合运用两条性质求出其周长与面积的。难度略高于例1.其目的是想让学生能够综合、灵活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程度好一些,可以补充“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题目。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已知:∆ABC∽A’B’C’∆,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从对应边上看;从对应角上看:)问: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2.思考:(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有什么关系?推导见教材P54.结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3性质1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如果△ABC∽△A′B′C′,且相似比为k,那么kACCBBACABCAB。性质2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