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会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3179916

大小:980.50KB

页数:14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0 四川省 成都市 中考 会考 历史试题 word 解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开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3.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4.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5.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司母戊鼎 B.铜冰鉴 C.骑驼乐舞三彩俑 D.定窑孩儿枕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台湾府 9.故宫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它见证了明清两朝政治风云的变幻。1中a、b两线所示距离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保密等级的提升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大臣权力的增大 10.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 ) A.昆剧 B.徽剧 C.川剧 D.京剧 11.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年号纪年法”的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B 贞观十九年 玄奘结束西行回到长安 C 庚子年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 民国十五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 A.中国人站起来了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鼓足千劲,力争上游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4.每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人太空 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 15.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 A.宁波、汕头 B.深圳、海口 C.深圳、上海 D.厦门、珠海 16.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赋予妇女政治权利 D.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17.2所示天平由A到B的变化,主要是源于(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颁布 C.《大宪章》的颁布 D.《权利请愿书》的颁布 18.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永垂不朽”,主要是因为它( ) A.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 B.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19.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侦查发现敌人后,仅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舰队的集合、出航,这是以往依靠桅杆上悬挂的信号旗传递信息无法实现的。这--变化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 A.移动电话 B.无线电报 C.电子计算机 D.互联网 20.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21.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体系 C.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D.调整农业政策 22.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A.始于欧洲战场 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C.属于正义战争 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 23.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人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 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7分) 25.(25分)儿童是历史的亲历者,其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荣光背后的凄凉】 材料一 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同时,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 ——据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地位和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童工的处境,(2分)并分析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原因。(4分) 【中国近代化的“火种”】 材料二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计划留学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据统计,殉国者有8人之多。 ——据《赴美留学变迁,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国际先驱导报》2015-06-25)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公派留学潮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2分)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4分) 【战火硝烟中的希望】 材料三 一组老照片 图3 《毛主席和小八路》 (摄于1939年延安) 图4 《兄妹开荒》 (摄于1942年。在抗日根据 地的大生产运动中,可爱的 小兄妹肩扛锄头、铁锹,高 高兴兴地去参加生产劳动) 图5 《儿童捐出自己的零用钱支援抗战》 (选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暨 《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 (3)结合时代背景,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照片,概括其表达的共同主题。(3分) 【共和国的未来】 材料四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成长部分大事记 1949年 毛泽东给《中国儿童》杂志社回信并题词“好好学习” 1953年 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1992年 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2009年 已建立17个动画产业基地,已有523家出版社出版少儿读物 2020年 “六一”前夕,习近平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 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据新华社报道《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一-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纪实》等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命运彻底改变的原因,(4分)并谈谈你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据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华社2020-05-10) 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围绕该主题思想,列举除材料中两次“武汉保卫战”以外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三、探究题(共15分) 27.(1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并相互交流,交相辉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 材料一 6 刻有文字的甲骨 7 后世流传的一种 8 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局部) 《论语》版本(书影) (1)就史料的来源来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哪一个?(写出片编号即可)(2分)在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片,分别说明其对应的文化成果的价值。(4分) 【探究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 材料二 9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9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2分)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2分) (3)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当时的欧洲,符合真实的历史吗?请说明理由。(3分) 【探究三】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材料三 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她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 ——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认识。(2分) 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解答】据“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B符合题意。 故选:B。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 【解答】题干“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指的是西汉好玩的事情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A符合题意。 故选:A。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佗的医学贡献的相关史实。掌握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解答】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和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故选:C。 5.【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中的鉴真东渡的影响等知识点,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故选:C。 6.【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解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肆、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十分热闹。大的瓦子,可容纳几千人。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清平乐》,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选项A。 故选:A。 7.【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解答】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著名的瓷窑:五窑: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河南钧窑、浙江哥窑、浙江河南的官窑。其中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D选项定窑孩儿枕是河北定窑的产品,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故选:B。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片,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片可知,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独揽大权后,每天要处理很多政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这一现象促成了后来明朝政府设立了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明成祖时设立了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这是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标志;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b线清朝军机处到皇帝寝殿的距离要比a线明朝内阁到皇帝寝室的距离短,这样更便于皇帝召见大臣处理政务,b要中a、b两线所示距离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C符合题意。 故选:C。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解答】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分析】本题考查纪年法。用我国古代帝王年号纪年的纪年法称为年号纪年法。 【解答】用我国古代帝王年号纪年的纪年法称为年号纪年法。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十九年是年号纪年法。 故选:B。 12.【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答】由材料中的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概括可知,这是中华民国国歌,颂扬了向西方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追求各民族一律平等,追求世界和平。“旧邦改造”是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并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故选:D。 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重点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人物以及抗美援朝精神。 【解答】根据题干: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B符合题意。 故选:B。 14.【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方红1号。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解答】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故选:A。 15.【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 【解答】据所学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90年我国政府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这成为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故选:C。 16.【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解答】由材料“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可知,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故选:D。 17.【分析】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片的分析与理解。 【解答】观察片可知,英国国王的权力由大于议会到议会权力大于国王,这主要源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故选:A。 18.【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拿破仑把制定法典视为一生中最大的荣誉。 【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永垂不朽”,主要是因为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C符合题意。 故选:C。 19.【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1905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05年处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远距离传输,B符合题意。ACD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时间与题干不符。 故选:B。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和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解答】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解释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AC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B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 【解答】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据“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并结合所学,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推行“以工代赈”。A符合题意。 故选:A。 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解答】据“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来之不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恐怖主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避免战争。D符合题意。 故选:D。 23.【分析】本题考要冷战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开始。 【解答】由“1947年7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二战后,苏联致力于推翻西方政府,美国遏制苏联发展,结合所学,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政策开始,因此文章的发表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中、英、美、苏、法为首的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的推动下,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土的日内瓦。 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共37分) 25.(25分) (1)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同时,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童工的处境艰难,只能温饱度日;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原因是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 (2)根据材料二“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计划留学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据统计,殉国者有8人之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公派留学潮的出现与洋务运动有直接关联,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结果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 (3)结合时代背景,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照片,分析可知,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少年儿童支持抗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命运彻底改变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故答案为: (1)处境:悲惨(“凄凉”等类似的表达均可)。(2分)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后对工人的需求量增加;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对工人的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儿童身材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资本家雇佣童工的成本低(童工工资少);童工年幼体弱,性格温驯,易于被资本家控制。(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2分)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近代人才,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分)结果:中途天折;(2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近代人才,他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火种”。(2分) (3)儿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儿童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类似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3分) (4)原因: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倾斜;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认识:国家的独立富强和长治久安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2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但一定要答出彼此的相互关系,仅答一方面关系只能得2分) 26.(12分) 【解答】本题是历史小论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史实进行论证,要求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武汉英雄之城;论述: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工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重要作用。1911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胜利,使清政府土崩瓦解。1926年北伐叶挺独立团攻占武汉,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大大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促进了新中国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020年,武汉人民抗击新冠疫情中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故答案为: [示例]主题思想:中华民族在民族危难面前,始终挺立着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彰显了永恒不灭的民族魂。(类似的表述均可,3分) 举例说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经过十四年艰苦抗战,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克服千难万险,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每个史实2分,任答三个6分:说明3分,分别说明和整体说明皆可,共9分) 三、探究题(共15分) 27.(15分) 【解答】(1)就史料的来源来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6;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6是第一手资料;在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片,如6;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如8;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2)据材料二“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群神宴》中神的形象的特点是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文艺复兴使人神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当时的欧洲,符合真实的历史;明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4)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文化包罗万象,漫无边际,从历史坐标看,中西文化长达数千年,从起点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横向范围看,则几乎包括世界每一个角落,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 故答案为: (1)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6。(2分) 6: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证明了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为文化的记录、传承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7:《论语》记录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主张,成为历朝历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对整理、传承文化经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8:造纸术的发明革新了书写材料(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2)特点:人神同形同性(神的形象、举止与人无异)。(2分) 原因:画家受文艺复兴影响,倡导人文主义;提倡张扬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现世生活。(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3)符合。(1分)理由: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连通了亚洲和欧洲;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沿岸,是亚洲商品转运欧洲的集散地;明朝制瓷业发达,青花瓷畅销海内外。(其他符合史实及逻辑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4)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虽有冲突,但交流不断,互进互促,共同发展(或“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相互交流,交相辉映”)。(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2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