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6分)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2.(6分)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3.(6分)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4.(6分)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6分)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6分)按如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mL75mL无氧乙25mL75mL遇氧50mL未处理丙25mL75mL无氧丁25mL75mL通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二、非选择题7.(14分)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如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血型红细胞表面A抗原抗原决定基因A有IA(显性)O无i(隐性)据图表回答问题:(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