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爱国志士【阅读考点及技巧】阅读考点:概括内容。方法:概括内容(情节)=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主题【例题精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左顾右盼指望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周恩来为什么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选文回答。4.体会下面两组句子不同的语气。◆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课堂训练】爱国的杜子威①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②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所在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儿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的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③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等着他。可是,等了他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儿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④1982年,杜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