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GS--QP--16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第1页共4页内部审核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使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施效果以及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局科室、单位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3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领导,批准《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组长和批准《内部审核报告》。分管局领导负责组织开展内部审核工作。监察室负责组织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审核工作的准备、审核后组织跟踪验证活动,并负责内部质量审核文件和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4工作程序4.1内部审核频次。内部审核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局领导对问题较多的科室、单位或薄弱环节可以随时追加审核频次。4.2内部审核计划4.2.1审核组长由监察室领导或其他具有内审资格的人员担任。4.2.2监察室负责制定审核计划,报分管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2.3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准则、审核涉及的科室、单位和条款、审核组分工、审核类型、审核的日程安排、主要质量活动及审核检查表等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版第1次修改2003年8月发布XCGS--QP--16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第2页共4页4.3内审成员的资格要求。内审成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a)从事审核准备的能力:能编制审核计划、初审文件、检查表等;b)从事现场审核的能力:在现场调查研究寻找客观证据,发现不合格时能正确写不合格报告,汇总分析审核中得到的观察结果,并做出恰当的结论以及对审核体系的评价;c)编写审核报告的能力:能按规定格式编写内容完整、文字简练的审核报告;d)从事跟踪与监督的能力:能对受审核方纠正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进行跟踪和验证。4.4审核前的准备4.4.1审核组长分工时应确保审核组成员与所审核的活动无直接责任。4.4.2审核组成员应根据审核组分工内容编制审核检查表。4.4.3审核计划应提前通知被审核科室、单位。4.5现场审核4.5.1审核组长依照审核计划,安排受审科室、单位与审核组成员之间首次和末次会议。4.5.2审核组成员根据审核计划安排,实施现场审核,并做好审核记录,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确认后,开出《不合格项报告》。发现的潜在的不合格项,填写《预防措施记录》。4.5.3《不合格项报告》和《预防措施记录》中记录的所有不合格和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