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处理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明确人员责任,及时准确消缺,以保证设备及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本标准对厂内设备的缺陷管理进行统一和规范,适用于XX公司的设备缺陷管理。3.引用标准4.专业术语定义4.1设备缺陷:运行或备用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异常现象,如震动、位移、磨擦、卡涩、松动、断裂、过热、变形、变音、泄漏、缺油、不准、失灵、安全消防设施损坏,以及由于设备异常引起的参数不正常等等。渗点:设备密封处有介质渗出(包括气、汽、油、水)漏点:设备密封处有介质滴漏或流出(包括汽、油、水)。有介质滴落的—般漏点及设备密封处油每五分钟滴落一滴、水每五秒钟滴落一滴及以上的严重漏点称为设备缺陷。按设备缺陷对污水处理运行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三类。4.2一类缺陷: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影响生产运行,需要排空反应—2—池、提闸放水或停止系统运行等方式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技术性很强、难度很大,需通过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更换重要部件,在大修或专项维修中才能消除的缺陷,如搅拌机、曝气系统运行异常、变频器异常、带式压滤机停运等。4.3二类缺陷: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影响设备出力和正常参数运行,但对生产正常运行有危及安全的可能,需要设备切换才能消除的缺陷。如油位不足、声音异常、温度异常等,二类设备缺陷要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方式。4.4三类缺陷: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性质的缺陷,不影响设备出力和正常参数运行,是随时都可以消除的缺陷,如盘根漏水异常等。4.5缺陷管理主要指标:设备消缺率=已完成消缺的设备缺陷数发现的设备缺陷数×100%5.设备缺陷管理原则5.1设备缺陷的提出管理5.1.1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按岗位责任范围进行设备巡检,发现缺陷及时申报。5.1.2申报程序: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立即电话通知检修部门当班或值班人员,随后填写缺陷单,并且在检修人员到岗后,回答有关缺陷的问题由检修人员签署接收后,为申报完毕。—3—5.1.3申报内容要准确,并且要注明缺陷类别,时间要细化到分钟。5.1.4对二类缺陷,完成申报手续后,要及时联系运行部门负责人以及检修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且应书面记录联系时间,联系人姓名。5.1.5对三类缺陷,完成二类缺陷的所有工作后,要及时向生产厂长汇报,同时要及时做好安全措施。5.1.6运行人员要积极为检修消缺创造条件。5.1.7对暂时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应加强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