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支审计方案一、确定审计范围及目标审计范围的确定是审计工作的前提,此部分在签订审计合同时应明确。目标是通过对财务收支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是否健全、合理,是否有效执行;收入是否合法、真实,有无坐收坐支情况,有无截留情况;支出是否合法、真实,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或上级部门有关管理规定,是否有对方单位相关收款证明;往来款项是否定期核对和催还,有无相关记录;有无侵占、挪用、私分资金和套取现金等题;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定期公开,公开是否及时、全面、真实、规范。二、明确审计流程审计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①接到招标人的审计委托业务后,由部长和指派的项目负责人去往客户单位签订业务合同,签订合同的同时要明确审计范围及审计目的,同时向客户确定审计方案。②由项目负责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初步沟通,了解项目竣工结算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针对重大风险拟实施的审计程序。③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所需资料清单及所需明细表交给被审计单位提前准备资料。2、第二阶段:现场审计阶段①项目负责人向财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具体了解内控、工程、财务等各方面的情况。②审计人员系统地整理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包括所有的各类合同、技术、工程结算文件、财务报表及有关报表等③审计人员认真核对帐目,并组织开展实物资产盘点工作及债权债务函证工作。核查各类投资费用,如征地、建安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清理拨入资金,核实资金支付及使用情况;清理工程物资,含设备及材料,并做好供料的清理及退料工作。④审计人员根据审核情况编制审计工作底稿。3、第三阶段:整理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①项目组成员整理工作底稿,编制重大问题情况表。会同复核老师就重大问题开会讨论商定解决方案。②就重大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重大问题处理办法的意见。。③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底稿及对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编写审计报告④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初步审计结果的意见。审计结果经被审计单位确认后,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三、财务收支审计重点1、资金管理目标:审查货币资金管理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重点:是否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审查票据是否有效,审批程序是否完备;承兑汇票的管理是否合规;是否有备用金管理制度及核算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小金库”、账外账,有无挪用公款、公款私存现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