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精神分裂症遗传发育问题的临床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贺林上海交通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上海市科委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着脑的早期发育和成熟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相应的异常基因功能导致了高级的神经系统活动出现障碍,如注意力、社会适应力等相应的环境作用则加快了异常表型的产生。这一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往往表现于神经元生长迁移、轴突导向、树突发育、突触形成、神经递质通路、神经回路、神经新生等环节,从发育早期到成年早期持续发育演化并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由于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具有类似的遗传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但与早期发育相关度更大,持续发育的异常则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在此引发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联想,即为什么精神分裂症从具备相关基因到获得症状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效应是什么机制或因素导致了这种“累积”或滞后现象的产生?因此孤独症可以作为内参加深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理解。本项目是以“涉及遗传发育中与疾病相关的关键分子、基因、信号、途径及神经网络、神经回路和整体行为异常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机制”为理论基础通过“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具体研究和回答下列关键问题:1、遗传学问题:解决以往的局部研究的不足,首先从全基因组角度寻找和识别什么是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决定或易感基因?为什么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有明显的共享位点?相关基因/基因组失衡引发精神分裂症的机制?哪些基因是构成遗传发育学问题产生的关键基因?2、环境问题:相关基因单独或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起遗传发育过程中功能变化的构成基础?表观遗传构成遗传与环境的桥梁原理?早期不良应急是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影响神经网络的构建和影响脑的高级功能?以及环境相关基因/基因组失衡引发精神分裂症的机制。3、物质载体问题: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的物质基础?什么又是对应的神经网络基础?什么是神经网络受损或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相关性?如何认识相关基因发生异常的神经元生长迁移、形态、突触功能、神经递质通路的对应变化以及与功能和行为紊乱形成的关系?如何认识相关基因发生异常的神经元生长迁移、形态、突触功能、神经递质通路的对应变化以及与功能和行为紊乱形成的关系。4、致病机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的致病遗传发育学基础?是否可以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已知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引起的神经发育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