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高教学刊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23年S2期贺龙体育思想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谢孟楠(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吕梁033001)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各学科发挥课程育人作用[1],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门课程,各专业创新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育人实践探索。如何有效整合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发挥红色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思政的独特价值;如何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实践路径。重新认识贺龙体育思想的精神价值,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引,开展体育运动加强革命队伍建设[2]。新中国成立后,贺龙作为国家首任体委主任,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外交和国防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凝聚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开拓中国体育事业而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遵循。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通过梳理总结贺龙体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分析新时代贺龙体育思想的育人价值,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提供经验借鉴。一贺龙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渊一冤贺龙体育思想的萌芽期祖辈对武术的喜好,使得贺龙深受影响,使其对武术、骑马、游泳等体育项目都十分偏爱。贺龙家境贫寒,放弃学业,在做苦工期间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认知逐步清晰,为以后走向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3]。艰苦的生活环境使贺龙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穷苦人受地主豪绅压榨的痛苦在其年幼的心里埋下仇视的种子[2],萌发了将来为国家兴旺,为穷苦人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作模式优化设计的炮兵战斗体能训练科学化研究”(18BTY117);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贺龙体育思想的文化传承和时代创新研究”(J2021725);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晋绥边区贺龙体育思想及其传播的研究”(2021-155)作者简介:谢孟楠(1987-),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文化。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贺龙体育思想发展脉络,分析新时代贺龙体育思想的育人价值,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育人价值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