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花生十三”公众号,每日速算练习、争议题讲解第1页1.5中心理解文段常见引出话题方式✎五种常见引出话题方式:开门见山、对比引出、转折引出、背景/背景知识引出、设问引出。【例题一】(2020广东)衡量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往往不在于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更要看弱势群体有多大程度的尊严,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障。平时如此,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如此。防控任务艰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兼顾每一个群体,实属不易,但越是如此,越要关注最需关注的人:大众的生活越是被按下暂停键,越要关注那些生活无以为继的群体,为他们输送温暖和信心。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意在强调:A.城市的硬件设施水平对城市治理而言处于次要地位B.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对城市治理尤为重要C.疫情防控期间更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D.疫情防控期间保障民生尤为关键【参考答案】C【例题二】(2020新疆)如果说,人类已知的“明知识”(即可以用文字、公式、程序、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是冰山的一小角,那么“暗知识”(人类不可感受又不可表达的新知识,即今天正被新机器“发现”的新一类知识)就是冰山下面最大的那块。暗知识会是未来统治和占领整个知识空间最大量的一种知识。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人类知识的权威现在刚刚开始被动摇。未来,机器能掌握和发现的知识会越来越多。慢慢地,我们可能成为小岛一般的存在,被暗知识这个海洋淹没。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人类将会被暗知识孤立起来B.暗知识将主宰未来知识领域C.人类的知识权威正逐渐丧失对比引出话题:强调疫情防控期间更要关注弱势群体,对应C选项。批注[124921]:A、B项均未包含“疫情防控期间”,排除。批注[124922]:未强调“弱势群体”,排除。批注[124923]:对比引出话题:暗知识。批注[124924]:前观点,对应B选项,当选。批注[124925]:“孤立”强调“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与“我们被暗知识这个海洋淹没”的文意不符,且出处有误。批注[124926]:缺乏主语“暗知识”,排除。批注[124927]:关注“花生十三”公众号,每日速算练习、争议题讲解第2页D.人工智能是暗知识的创造者【参考答案】B【例题三】(2021国考副省)与线下教学相比,由于时空差异,线上教学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资源的需求更大。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早已不再是知识垄断者,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兼具知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因此,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在线教育资源供给,需要改变学校“单打独斗”的传统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