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资料免费交流民法课后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存款关系、自然人之间的继承关系、公安机关与经销商之间的汽车买卖合同关系,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款征收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故本题答案为C。2.【答案】ABD。解析:《民法典》第27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故本题答案为ABD。3.【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法定要件包括:(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选项A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选项B意思表示不真实且违法;选项C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选项D为该作家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答案为D。4.【答案】B。解析:《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至时开始起算。本题中甲乙二人有约定还款日,故诉讼时效应从还款期限届至时开始计算。故本题说法错误。5.【答案】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0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钱某向孙某所购房屋未办理过户手续,故房屋所有权未发生转移,房屋仍然归孙某所有。故本题答案为B。6.【答案】ABCD。解析:不当得利之债是指一方当事人非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获得利益,而他方当事人因此而受损所产生的债。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当事人获得利益;该利益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他方当事人利益受损;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损益存在因果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BCD。2内部资料免费交流7.【答案】B。解析:《著作权法》(2021)第20条规定:“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改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但美术、摄影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作者将未发表的美术、摄影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让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