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题2020联考河北A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理解全面,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材料三总面积不过8平方米的店铺,摆满货品之后,两人在店内走动都有些困难。但这家小店在当地却小有名气。69岁的店主老林是资深木雕艺人,更被称为“最后的手工酸枝筷子传人”。这些手工木筷取材自缅甸坤甸木、老挝大红酸枝、泰国乌梅木、印度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这五种木材。其中,缅甸坤甸木筷最实惠,乌梅木筷和酸枝木筷最受欢迎,而海南黄花梨木筷因为材料稀缺,必须提前预订,属于收藏品级别。老林家的店铺是他爷爷在1889年创立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关门歇业,到1991年又重新开业。近年来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老林对这门家族生意和手艺有着自己的坚持,多年来一直拒绝大批量生产,执着地以手工制作每一双筷子。这些年来,不断有人想和他合作,希望形成规模生产,都被他一口回绝了。“钱多了就会想要更多,永远没有止境。”在老林看来,手工制筷工序复杂,没有捷径可走,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稍有不慎,筷子就会走样。一双好筷,真正检验它的只有漫长的时间。做手艺,做生意,必须沉下心来,慢工出细活,而只要工艺精湛,总会有人来购买。正因如此,林家小店始终有一批熟客,“别人要做大做强,那是他们的事,我偏要做小做精,走个性化、精品化的路线”。林家生产筷子的小作坊现在共有10多个工人,当中不少是跟随了他20多年的老师傅,每一双筷子经手工打磨,日均产量也难有标准数字,一天下来,大约能制成40多捆筷子。老林说:“本地早就没有人做手工筷子了,放眼全国,也没有人坚持手工制作一双小小的筷子,都是机械化生产。”对于自己制作的筷子,老林相当自豪。他说,普通筷子使用了几个月后就得更换,而他家的筷子真材实料质量过硬,只要避免高温消毒损耗木质,基本上可以用一辈子。去年开始,家族生意已由他唯一的女儿小林接手。面对自家的木筷生意,小林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传承父辈制造技艺,她还有意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她说:“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如今,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许多的老手工艺又重现生机。它们还能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