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方程一、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2是等式)二、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㈠所给式子是等式;㈡式子中含有未知数三、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重点在于同时性)四、关于等式的性质②中数不等于0的原因:我们学习等式的性质最终还是为了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所以如果同时乘以0,那么任何等式都会变为0=0,不管是解方程还是研究,就没有意义了,至于为何不能除以0,很简单,因为除数不能为0。五、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从写解开始一直到求出未知数为止)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解方程x-28=32x-28+28=32+28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x=60方程得解(2)解方程14x=25614x÷14=266÷1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x=19六、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除法。)①x-2.5=3.6②x+6.7=17.5③1.7x=5.1④12.6-x=4.8⑤x÷3.4=2.7七、列方程解应用题: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从而列出方程,求未知数的值。(关键在于找等量关系,通常的题目只会出现一个等量关系,这种情况易于解决;如果一个题目出现两个等量关系,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未知量,那么其中一个等量关系是用来表示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的说就是用等量关系中的一个未知量表示另外一个未知量,最后再用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例: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x少17.2的数是22.8解析:“……是……”类型的句子说明了一个相等的关系,在本题中,比x少17.2的数可以用x-17.2来表示,因此可得出一个方程,解这个方程就可以算出要求得数字。x-17.2=22.8x-17.2+17.2=22.8+17.2x=40所以x是40有关方程的常见题型:1.看图列方程。===第1页共15页最全小学资料,公众号:小学捡知识2、下面的式子中不是方程的有()A、X=0B、3m=nC、X+1.9>2.53、哪一个x的值能使方程10x=0.1的左右两边相等?x=10□x=0.1□x=0.01□4、如果4X-28=12,那么4X的值是()。A、3B、40C、105、列算式或方程解答:5352(1)从10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2)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