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国投瑞银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ubssdic.com)使用。1策略研究策略研究证券研究报告科创板专题报告2019年0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全景透视相关研究证券分析师林丽梅A0230513090001linlm@swsresearch.com王胜A0230511060001wangsheng@swsresearch.com研究支持毛成学A0230118070011maocx@swsresearch.com联系人毛成学(8621)23297818×转maocx@swsresearch.com本期投资提示:五个视角(板块分布、募资金额、创新属性、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概览首批科创板公司整体情况:行业分布上,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医药生物“三足鼎立”。已经受理的149家公司来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医药生物是受理企业占比最高的领域,占比41%、22%和22%。首批企业中高端装备板块数量占比最高(44%),其次是信息技术(32%)和新材料(12%)。募资金额体量适中,而并非单纯的小型初创公司。募资金额合计370.2亿元,除中国通号和澜起科技外,其余23家公司的募资金额均集中在5-20亿之间。2018年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新上市公司的平均融资规模分别为14.2亿元、10.9亿元和8.1亿元,而剔除中国通号后的首批科创板企业的平均融资规模为11.0亿元。具备较强的研发强度,较为符合科创板自身的科创定位。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比高达10.3%,而同期,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仅为2.5%、4.0%和6.6%,大幅低于首批科创板首批企业。短期业绩凸显高成长属性:中报业绩增速中位数高达31%,近五成公司业绩增速环比上行。自下而上中长期业绩依然能维持高增长: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所分析师预测,首批科创板公司2019-2021年的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25%、23%和20%,首批科创板公司(剔除中国通号)2019-2021年的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37%、34%和26%。四把尺子(相对估值、估值-业绩匹配度、超募情况和国际对标)度量首批科创板公司发行价估值:相较A股可比公司,科创板企业发行价呈现低PE、高PB特征,体现高盈利能力。首批科创板企业发行价对应的PE-2018和PB-2018中位数41.19和9.06,而首批科创板企业可比公司的PE(TTM)和PB(LF)中位数58.09和5.13。相较海外可比公司,科创板发行估值溢价与高成长相匹配。具备海外可比公司的首批科创板公司样本(共22个)发行价对应的PE-2018和PB-2018的中位数41.19倍和9.83倍,而海外可比公司最新的PE(TTM)和PB(LF)19.25倍和2.41倍。从市值角度来看,首批科创板公司发行市值的中位数仅58亿元,而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