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城投行业信用风险展望一、政策及融资环境2018年以来,政策环境整体上呈“先紧后松”,上半年,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隐性债务的总基调下,监管政策延续了打好“防风险”攻坚战和金融强监管的路线,城投相关融资政策环境也延续了2017年的趋紧态势,下半年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整体转向宽松,但因政策执行与落实具有滞后性,城投企业面临融资环境并未明显改善。纵观全年,城投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受限、再融资不畅的问题,并暴露出一定风险。政策环境“先紧后松”,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释放宽松信号。2018年上半年,监管政策延续了密集出台的态势(主要政策详见附件1),并沿袭了“开前门、堵后门”的整体思路,支持地方政府依法依规发行债券,同时严防城投企业依托政府信用无序举债,进一步规范了城投公司的融资行为。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和审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34号文重申了要规范地方政府的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着力加强债务风险监测和防范、通过强化监管和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二是进一步剥离城投企业的政府信用,双管齐下管控政府隐性债务,规范城投企业融资,如194号文禁止地方融资平台作为融资人依托政府信用进行举债;23号文则规范国有金融企业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提供融资的行为,从融资端阻断金融机构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违规提供融资的渠道。在此背景下,城投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再融资受阻。进入下半年,在内外部双重压力下,宏观经济数据有所下滑。在外部,贸易战持续升温带来了外需和就业的压力。在内部,随着去杠杆和调结构深入推进,实体经济层面的压力逐步体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股市行情持续下行,股票质押风险凸显、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相关政策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首先是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并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为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奠定了定向宽松的基调。随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基于“稳中有变”经济形势新提法,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主动、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随后,国务院101号文等文件正式出台,对金融机构支持基建项目融资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融资平台再融资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定向调整为城投企业经营和融资环境改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