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2期202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学报J.of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Vol.25,No.2Jun.2023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的若干方法吴义文1,2,李孝波1,2,周兴浩1,2,段俊杰1,2(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2.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摘要: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保障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基于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及物理模型试验法等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展望了后续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拟静力法;数值分析法;物理模型试验法中图分类号:TU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047(2023)02-0063-09收稿日期:2022-08-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9209、518081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215115)作者简介:吴义文(199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滑坡成灾机理研究.通讯作者:李孝波(1985—),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震滑坡灾害、场地地震反应等方面的研究.0引言黄土是地球上性质十分特殊的一种沉积物,具有水敏性、大孔性以及湿陷性等特点[1]。我国黄土分布广泛,通常将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秦岭的这一黄土分布最为典型的地区称为黄土高原[2]。黄土高原地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历史上多次强震都曾引起过严重的黄土地震灾害[3-4]。例如,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黄土滑坡,因滑坡掩埋村庄房舍而死亡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占地震死亡人数一半左右[5]。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滑坡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和科学问题[6]。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工程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黄土作为西部地区工农业建设的基础材料,在进行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边坡破坏及失稳情况。因此,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避免和减少地震滑坡带来的危害,在黄土地区开展斜坡...